【实干开新局 聚力促发展】
美丽广西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今年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将以落实《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为总揽和主线,全力推进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美丽示范建设,带动整体工作提升,持续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美丽广西。
2024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桂林灵渠、北海涠洲岛榜上有名。这为北海涠洲岛春节旅游市场再添一把火。
游客彭干惠:“我是第一次来涠洲岛,我觉得特别有趣,风景特别美丽,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目前,广西现有的2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北海银滩、北海涠洲岛均位于北海市,北海市计划分为6个海湾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近年来,广西以湾长制为抓手,统筹北海银滩、涠洲岛、防城港西湾、北仑河口—珍珠湾以及钦州三娘湾5个美丽海湾建设,建设美丽海湾“生态云”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各类环境风险源实现精细化、数字化、可视化和智慧化监管,成功入选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典型应用案例。
北海市副市长龙起云:“在涠洲岛推行‘净滩+限塑’机制,打造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完善涠洲岛基础设施,建成全国最大的珊瑚礁公益科普馆。下一步余下的4个海湾也将根据每个海湾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因湾施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
数据显示,2024年北海银滩实现旅游消费约296亿元,同比增长29.55%;北海涠洲岛旅游消费约64亿元,同比增长37.43%。美丽海湾建设有力推动高颜值的“碧海银滩”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银山”。
2024年9月,广西出台了《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制订《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开展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和美丽海湾等美丽系列建设,在地方实践上突出广西地域特色,塑造了一批优秀典范。桂林灵渠所在地兴安县,融合灵渠水利技术与秦汉文化,推动灵渠景区“旅游+生态”“旅游+水利”“旅游+农业”等多元化模式蓬勃发展。
桂林市副市长龙杏华:“走出一条以生态助推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2024年,兴安县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消费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接待游客1019.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10%;旅游总收入103.61亿元,同比增长11.84%。”
按照《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广西将打造美丽广西先行区,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加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建成一批美丽样板,以点带面全方位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建设。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总工程师宁耘:“我们广西获得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还有桂林漓江、南宁那考河,北海银滩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北海涠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柳州百里柳江、百色澄碧湖、南宁市大王滩等案例入选全区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今年,我区将着力推进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15项重点工作。同时,将印发实施《广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方案》,按照“河湖统领、流域统筹、市级落实”指导各市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把群众身边小微水体纳入管控范围,加大保护治理力度,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见景”。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竑:“以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美丽系列’建设为抓手,守护好八桂大地蓝天碧水净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广西生态篇章。”(记者 黄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