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宁端出刚出炉的萨其马
核心提示
12月1日下午4时许,南宁市解放路上的如意酒楼里,在这里任职近30年的经理梁旭宁从糕点制作车间里端出一整盘糕点萨其马,满脸汗水。酒楼外,很多街坊早早开始排队,就等着新鲜的糕点出炉。有位市民更是打包了满满3大袋糕点:“老街拆迁我们都搬走了,现在难得吃到如意酒楼的糕点,我这次来就打算多带点。”
很多老南宁都知道解放路这家只卖糕点的老牌酒楼,但你知道如意酒楼为何不做饭菜吗?要知道,它可是邕城第一家可以边听小曲边叹早茶的酒楼——
早期红火
市民争上如意酒楼喝早茶
开口枣、南乳条、萨其马、扭酥……如果有人问这些中式糕点哪里做的好吃,不少老南宁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吃如意酒楼做的啊!”不少外地人慕名找到解放路如意酒楼时或许都挺纳闷,这家酒楼为何不做饭菜,只卖糕点?
然而,回溯到1985年时,如意酒楼可是南宁市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那时候邕城的酒楼很少,掐着指头数,也只有解放路路头的一家太平洋酒楼、民生路的万国酒家和解放路中段的如意酒楼。“天天满客,婚宴喜宴都在我们这办,排不上队的只能去另外两家”。
如意酒楼名声在外,除了装饰气派喜庆,还靠着几道拿手的绝活。1989年就到如意酒楼任职的梁旭宁说,那个年代老百姓设宴没有那么大的排场,不过几道必点的招牌菜是一定要有的,例如仿鸡茸宴、冬菇莲蓉醉鸭、网油卷、童子油鸡等等。其中的仿鸡茸宴是如意酒楼的一绝,这是一种利用猪皮、鸡蛋调配的羹,惟妙惟肖模仿鸡茸的口感,吃进嘴里还能尝出宫廷鱼翅羹的美味,可惜如今这道名菜已失传。
随着如意酒楼的名气渐大,一些民间的曲艺爱好者自己找上门来,希望能在酒楼里表演曲艺。由此,如意酒楼成了邕城第一家可以边听小曲边叹早茶的酒楼,日日宾朋满座。梁旭宁说,那时大家都以能“到如意酒楼喝早茶”为荣,去过一次都能跟亲朋好友夸耀好几天。
每天供应的都是中式传统糕点
适时转型
专做老南宁最爱那几味
2000年前后,南宁市的餐饮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酒店、餐馆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饮食需求。当时开设了近20年的如意酒楼,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梁旭宁看着来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直头疼,但他发现配早茶的一些小点心、小糕点却很受欢迎。比如其中的一味小吃萨其马,每天都有不少人专程来酒楼打包带走。
经过抉择,如意酒楼于2004年彻底关停了中餐营业,从此开始专门制售传统两广中式糕点。“好比咱们的南乳条,那是地道的南方风味。以前都是做成条状的,因而得名。我们把它改良成小块状,方便拿、容易吃,老人孩子都喜欢吃。”还有街坊特别喜欢吃如意酒楼的豆沙三角酥,一是只有这里才吃得到,二是始终坚持传统的口味。
在坚持传统的同时兼收并蓄,生命力才能持久。早在1992年,澳门的美心食品公司就来找过梁旭宁,希望合作推出酥软的菠萝包,那可以说是最早进入南宁市的菠萝包“鼻祖”了。“确实很受欢迎,那时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100来块钱,但我们这的菠萝包一天的销售额最多能达到4000多元。”就这样,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综合餐饮酒楼,开始专注制作各色中式糕点,在热闹繁华的步行街边上,默默地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通向二楼早茶厅的楼梯依然保留着那个年代的风貌
多年坚守
延续传统糕点的“保质期”
许多人都知道如意酒楼的糕点,但却发现在全南宁其他地方都买不到,想吃了只能亲自跑一趟解放路。“为什么不能像别家品牌那样,加个包装、打上字号,把糕点放到超市里去卖?”每次听到顾客问的这个问题,梁旭宁总是笑笑不说话。
梁旭宁告诉记者,如意酒楼转型做糕点13年来,他每天都早早走进车间,跟工人一起配比、调料,为的就是下午4时以前能准时把热烘烘的糕点逐一端出来。“这些糕点好吃就在于新鲜,一旦进行包装放到超市里销售,就要考虑保质的问题,味道会变了。”梁旭宁坚持不在糕点里放多余的添加剂,配料也都很简单实在。比如萨其马,配料就只有鸡蛋、面粉、麦芽糖而已,但咬上一口就会唇齿留香。“我们一天也就做那么四五百斤的量,卖完了第二天再做。手工活,快不来。”梁旭宁说。
如今,如意酒楼那个曾经鲜艳无比的红字招牌已经渐渐泛白,遍地开花的西式糕点店也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但生活在这片街区的老南宁们,依然离不开传统糕点。品尝这些糕点时,总有人会想起小时候,爸爸扶着26吋永久牌自行车、车头挂着一包如意酒楼糕点回到家门口的永恒瞬间。(记者 梁如雪 文/图)